啪、啪、啪!

 
    最近的猜測被編劇打臉機率好高,猜的方向抓不好、過度超譯,這兩個問題導致猜測偏離頗多,有些地方編劇演出的重點跟我預測的點差好多,有些是編劇伏筆還沒解釋,不知未來會不會解釋。
 
    本周兩集放好多歌,難得再聽到烽火中的人,結果武戲頗為普通,還不如前面玉佛爺跟人對打,想當初烽火中的人印象最深是高規之王惡來,他的武戲頗不錯,何時能重現惡來水平?
 
    而且現在收檔武戲比普通過場還糟,魔封收場的滄神武戲跟這檔收場,不論是夜王對戰天扇子跟琴狐或天扇子收玄裳,打的都比玉佛爺那手近身肢接來的差。
 
    最糟的是19集要收尾那裡,突然接入琴狐的快劍史,放的卻是變卦,不知什麼意思?雖然20集篇名是變卦,但要殺明河影放的回憶卻跟她無關,情緒斷點超怪。
 
    鉛華夢放的次數太多、太密集,削弱明河影死亡的悲淒氣氛,尤其北冥那幕看來更像陰謀,放這首很諷刺。
 
一、明河影琴狐決裂
 
    明河影最後的行為初看滿頭問號,看不懂編劇究竟在寫什麼。
 
    我重新理解後,這段能從其他地方切入,但不知編劇會不會解釋,我先提出我的觀點,編劇不解釋就當我自娛自樂吧。
 
    首先明河影跟鹿巾講,兩天後解藥就能製出,為何要急著殺琴狐?
 
    她對琴狐的行事風格很清楚,派胡離跟一群禍鱗雜魚就想殺琴狐小兵,是太看不起小兵,還是太自信?
 
    都不是。
 
    她知道自己的死期,才會跟樓主告別,她再等小兵來殺她,派胡離是故意要讓小兵確定她就是醫鬼,她趕著送死,依小兵跟她的交情,只要不出手,明明要拖過兩天不難。
 
    以上是兩天後她真能做出解藥的前提下,只有前提確立,才會覺得矛盾。
 
    她根本沒做出藥!
 
    這是她跟真正醫鬼的條件交換,她扛起醫鬼的一切,醫鬼保證給她一個活跳跳的樓主,不然她對北冥講這段話難以解釋:「今生,你若無事,我便無悔。」
 
    雙方皆需確認對方會不會屢行約定,確定明河影一定會屢行很簡單,她已服下化鱗丹
 
    不管願不願意,她最後都會成為鱗族,短時間內尚能壓抑,所以要搶時,讓小兵在她尚未鱗化前殺她。
 
    如此就能解讀明河影對小兵說的話:「既成醫鬼,吾早身在無間,又豈有回頭之路?
 
    為了走出這個困境,我戴上一個名為醫鬼的面具。
 
    也許,從頭到尾,只是我欺騙自己的藉口,我內心真正渴望的是成為無所不知、無所不用其極的醫鬼,而非坐困愁城、自怨自艾的明河影。
 
    你如果不明白,那我就讓你感受無力救人的痛苦。」
 
    她此時迫切希望自己真能成為醫鬼,這樣就能醫好樓主,也不用跟小兵生死相殺,然而她畢竟只是醫鬼的假面,他的替死鬼,當她服下化鱗丹時,已無回頭路。
 
    在小兵提到北冥時,旁白如此說:「早已烙印在生命的名字,這一刻,奢望曾經夢想的未來,明河影雖然難抑一絲動搖,但她更明白,只能逼自己殘酷,才是對他真正的幸福。」
 
    如果她真的做出解藥,何必要選這條路?
    她已無路可選,只能以死換藥。
 
    如果她真是醫鬼,為何聽到北冥要動搖?
    因為她不是,只能逼自己殘酷,這樣樓主才能活著。
 
    劇中有個小細節,在她講:「胡離,你沒死?」
 
    小水仙對她說:「計畫失敗,被琴狐識破了,醫鬼,現在如何是好?」
 
    「唯今之計,只有──嗯,不對。」然後一掌襲向小水仙,她此時才意會到眼前之人不是胡離,關鍵是什麼?
 
    因為小水仙叫她醫鬼。
 
    她跟胡離都知道她不是醫鬼,所以不會叫她醫鬼,會這樣叫她,唯有想測試她身份的人,會這樣做只有小兵。
 
    要怎麼理解她與小兵的友情?
 
    雖然她為愛痴迷,但她不曾忘卻跟小兵的友情。
 
    如果她是醫鬼,大可不必如此,早在小兵把三長兩短之毒交她檢驗時,她就能布下毒計,一舉鏟除小兵跟攀玉趾,就因她不是。
 
    在關心鹿巾跟守默並告知樓主解藥將成之時,她還打算在鹿巾面前幫小兵解釋,只是考量當時氛圍沒說出口。
     
    她死前還留訊小兵,「殺了我,等同也殺了北冥樓主,你輸掉的,不止是一場友情。」
 
    等到明河影服下的化鱗丹爆發,小兵不明白也明白了。
 
    對方意圖透過她的死誘發樓主病情,明河影、樓主都是鹿巾好友,加上香如昔一事,對方的算計昭然若揭──鹿狐相殺。
 
二、鹿狐相殺
 
    陰謀者利用資訊的時間差,鹿巾得到的訊息太少,他被動的接受這一切,一路上被逼著,最後,只能相殺。
 
    要說鹿巾對小兵沒怨懟,那不可能,但兩人之間的仇恨有大到生死相博嗎?
 
    「我入局,不代表任人擺佈。」
 
    小兵縱使知道是局,他也必須跳下去,那鹿巾呢?畢竟癥結點不在小兵,而在鹿巾。
 
    說鹿巾完全不知道是局,不可能,從香如昔在罪人島被他救回時,明河影就提醒過他:「有人抓準你之軟肋,你需慎防後著。」
 
    「你亦察覺了?」
 
    「因樓主之事,令吾感同身受。」(靖玄錄15集)
 
    而在明河影出事前,特地跑去見鹿巾,並特地提到樓主快好了,只要兩天後就有解藥,這裡的對話有些蹊蹺。
 
    明河影表面上講守默的事,實際暗指他跟小兵的關係,鹿巾這樣回應:「醫者終究一片仁心啊。」
 
    明河接的話有點妙:「鹿巾此語,好像弦外有音。」
 
    如果只講元守默,何必提弦外有音,表明雙方意有所指。
 
    把兩人對話的元守默全換成小兵,一樣能通,當明河講:「好友,也許是咱不在朝堂之上,方能維持初心。」
 
    當鹿巾講:「如果朝堂是改變人性之理由,那也許一開始,便是錯。」
 
    之後,明河影「唉」的一聲,轉成講樓主之事。
 
    單純講元守默,明河影並不會有什麼感觸,但如果朝堂換成執行正義,把講元守默的內容換成講小兵,她才有此嘆。
 
    鹿巾的意思是我能理解,但不能接受,如果執行正義是小兵如此狠絕的理由,那也許一開始他用快劍的身份便是錯。
 
    小兵說過他是琴狐時從不殺人,殺人必用快劍,連對手都知道此事,並以此布下香如昔罪人島一局,鹿巾是他多年好友,想必深知此點,方有此想法,如果,他不曾擔起這份不屬於他的責任,鹿狐會走到這地步嗎?
 
    在明河講樓主之病有解,鹿巾代老友致謝後,她這樣回:「你這句,好像意有所指。」要離開時,她講:「下回再見面,就是好消息。」
 
    然後離開立刻跑到北冥床前訣別,可見她是知道後面等著她唯有死亡,卻跟鹿巾這樣講,是特意提醒他,「有人設局」。
 
    配合之前對鹿巾所講,暗指有人用樓主之康復跟她條件交換,她的不幸將換來好消息,代價是你鹿巾跟小兵的衝突。
 
    掌握此想法,就能把鹿狐兩人相見相殺的話重新理解。
 
    「就算到這一刻,我們的默契,還是無人可比。」
    表面看是兩人同到留情小築的默契,弦外之音是鹿巾雖對小兵有怒,依然願意配合他的行動。
 
    「鹿巾好友,這,真是你要的終點嗎?
    表面是相殺的開頭,弦外之音是小兵問鹿巾究竟要選什麼方式?
 
    「吾要的終點,不是一人離開,便是兩人倒下。」
    表面是不死不休,弦外之音是有兩個方案,方案一:一人離開尋找外援、方案二:兩人一同裝死。
 
    「這一戰,敬吾此生最好的朋友。」
    表面講是鹿巾,弦外之音是鹿狐兩人一同敬已死的明河影,感謝她提供如此多訊息。
 
    希望編劇打臉打小力一點。
 
三、雜談
 
    天扇子跟仙娘的相處好樸實,「你在仙娘眼中,一直是孩童般的可愛。」想不到天扇子已經讀得懂揶揄,真是莫大進步。
 
    風月莫容再出,不知是福是禍,他身上還有魔始的伏筆,編劇會在此點做文章嗎?
 
    樓主跟明河的感情不知有多少真實,我猜樓主身為皇鱗的記憶要等到鱗片回歸才會憶起,當他憶起皇鱗,也是北冥風舉消失之時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布袋戲 劇情評論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df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