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「能讓人痴迷而死的誘惑很多,財只是其中的一項,再來的天下,將更是大爭之世,拭目以待吧。」(仙魔第一集)

 
    綜觀仙魔兩檔,棋邪所言確實不虛,斬魔錄的劇情大綱是近年來頗佳的劇本,可惜講故事的節奏極為糟糕,灌入太多水份,稀釋本該有的劇情張力。
 
    如果劇情更為緊湊,把敘事加快,摒除一些與主軸無關的日常跟回憶,這檔不會讓觀眾昏昏欲睡。
 
    編劇在埋梗解梗有比上檔進步,這檔的梗大多節奏明快的處理,像天跡假裝殺掉人覺、庭三帖的一掌解梗的速度跟合理性,都比上檔來的恰當。
 
    但如果是上檔就已埋下的梗到現在還是處理不佳,最明顯就是人覺,從上檔到現在編劇沒有給很明確線索,讓他一直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,也難怪被說是邊緣君。
 
    因為他的定位至今不明,不同於樂尋遠游走黑白兩端是為自己的野心,人覺跟越驕子目的至今不明,連台面上究竟何者是人覺、何者是越驕子都不好說。
 
    如果沒拖那麼久,這樣的猜測是很有意思的,可是拖太久早變質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。
 
一、地冥的原型
 
    「末劫之後,我們也將因為干預輪迴天理,被打入天殛之境,不生不死,永世折磨。」這段不就是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的結局嗎?
 
    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,為人類付出一切,最終為人類盜火而被宙斯吊在高加索山巨岩,永生永世不得安寧。
 
    普羅米修斯的意思是「先見之明」,盜火後他告誡眾人不要接受神的任何禮物,因為神必將降罰,可惜眾神的詛咒潘朵拉輕易卸下眾人心防,直到開啟潘朵拉的盒子,人類才懊悔自己的選擇,而普羅米修斯只能在高加索上看著一切的發生。
 
    宙斯對付普羅米修斯還有另外的原因,因為只有他知道弒神者是誰。
 
    故事還有後續,宙斯看著人類日漸強大,為了防止人類逆襲諸神,發動大洪水將原生世代的人類消滅,只有普羅米修斯之子與潘朵拉之女活了下來,兩人聽從赫密士(神的使者)之言將石頭拋向身後就能創生人類,成為新人類的始祖。
 
    由於《聖經》的大洪水跟啟示錄有一部份是參考希臘神話的原型,所以會有部份情節似曾相似。這段也能跟現今劇情做結合,地冥既是普羅米修斯、也是潘朵拉;他是希望、也是絕望。
 
    策劃七災開啟血闇末日,是滅世;一但殺了他,又會引動厄禍反撲,是滅世;他存在本身是眾神的詛咒,但最終卻能獲救創生新世代,是救世。
 
    如同他自己所講:「眼前是末日、身後也是末日,我又能回到哪裡呢?末日十七的路,在血元造生之時已決定。」
 
    地冥的目標很單一,玄尊最終一定會勝利、玉逍遙一定會獲救,為此他會付出一切,縱然他是個不曾存在的人也無妨。
 
    編劇曾提到自己創作地冥的構想是〝造型上,永夜劇作家手持鬼諦星宿劫,駕著獨角獸拖行金碧輝煌的逐日馬車,宛若太陽神阿波羅之姿。
 
    這樣的設計,乃是請造型組及道具組從地冥的「冥日之力」下去發想,然而和地冥形象更貼近的,卻是另一位神祗——與太陽神相對的酒神戴奧尼瑟斯。
 
    戴奧尼瑟斯所象徵的形象是:浪漫主義、音樂和表演藝術,同時解構一切束縛、放縱慾望,在痛苦與狂喜交織的迷醉狀態中,淹沒歷史,弭除人神之限。〞(月刊261期)
 
    戴奧尼瑟斯在尼采《悲劇的誕生》被稱為酒神原則,相對於阿波羅的日神原則,地冥兩者形象皆具。
 
    他既要像阿波羅一樣維持理性和秩序,並且實事求是的對付厄禍,這條路太過孤寂,所以他需要戴奧尼瑟斯,他需要狂熱的精神狀態支撐不讓自己崩潰,過度與不穩定是必須的,不然他會如同之前否定自己生命的現實。
 
    而現在帝父已經不在,他如果不面對現實,眼前只有無止盡的黑暗。
 
    天跡曾這樣說地冥:「他這個人個性顛倒難測,一時溫聲軟語、一時抓狂暴怒,反覆無常,做任何事情都是隨心所欲,但其實他對所有的惡行,皆有縝密的規劃。」(仙魔26集)
 
    兩者的結合是幻迷的理性,最終邁向希臘式悲劇,亞里斯多德將此定義為:「目的在於引起憐憫和恐懼,並導致這些情感的淨化;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,從而成就悲劇,因而悲劇的衝突,成了人和命運的衝突。」
 
    被稱為「悲劇之父」的埃斯庫羅斯現存作品就有《被縛的普羅米修斯》,在浪漫主義時代備受推崇。
 
二、兄弟
 
    命夫子不意外的吃便當,他跟庭三帖的兄弟情反而不及他跟劍咫尺的父子情,他們兩人翻臉的理由寫的實在不高明,很像三歲小孩子吵架。
 
    所以弟弟要跟哥哥切八段,然後看到人覺兄弟的慘況,又屁顛屁顛的回來和好,和好才剛喝酒就被打飛,有始有終,最後死於命夫子之手,還了當初那一掌。
 
    雖然拍攝的取景跟分鏡有特別用心,但因為劇情太令人無感,激不起什麼連漪,尤其跟一旁的劍咫尺、邃無端兩兄弟相比,劇情太過蒼白,自然讓人無感。
 
    命夫子決戰兩兄弟的武戲不怎樣,但劍咫尺一人獨自重建,景物依舊、人事全非,這段文戲寫的倒真不錯。
 
    無端至少還有萬般呵護的聖司,劍咫尺自席斷虹離開後整天受到家暴,父愛只能在吉光片羽的回憶中尋覓,是命夫子補足這個缺憾。
 
    對劍咫尺而言,命夫子是恩人,更是──父親。
 
    現在只剩他跟無端,經過許多,兩兄弟間也從過去的仇敵到現今的攜手抗敵,看著兩人各自成長,無端身旁有聖司、劍咫尺身旁有劍儒,一者為救入魔、一者入魔無救,共同的願望是他能活的更好,一前一後互相呼應,也讓兩兄弟的劇情更加飽滿。
 
三、雜談
 
    闇諦越變越醜,從鬼如來變成惡來,是打算要擔任八部眾高規格之首的位置嗎?地冥對雙邪王的處理真的有如現在表現的那麼簡單嗎?還是有更多的算計?等之後有更多的線索說不定能看出不同的地方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布袋戲 劇情評論 斬魔錄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sdf95 的頭像
    asdf95

    古來征戰幾人回

    asdf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